为深入推进思政课“三教”改革,丰富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形式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5月28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学生进行了“德法兼修 笃行致远‘双课堂’”实践活动。
本次实践活动充分运用生动、丰富、亲和的教学资源和手段,具有三个“双”的特色。一是“双时空”,基于学习通教学平台、腾讯会议直播平台,采用“线上+线下”“集中+分散”的方式搭建了“虚拟课堂”与“现实课堂”互动互通的“双课堂”。二是“双师资”,特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“高颐阙”讲解员余老师与思政课教师形成双师共育共讲的“双课堂”。三是“双内容”,此次实践活动内容包括道德和法律两个部分,引领学生思考生活中道德与法治的问题,推进德法共育。一方面,通过在雅安市高颐阙遗址参观实践,认识高颐阙的由来、典故,高颐人物生平以及举孝廉的方式,并在思政课教师罗春梅老师讲解下,进一步对高颐人物身上所展现出的中华传统美德——孝道进行深入解读,围绕“孝的传承”,展开对孝道古今之变的现象、原因以及在新时代如何立新孝道的教学。另一方面,由法律专业背景的杨少波老师为大家讲解关于刑事审判的相关内容,其中包括刑事审判的概念、原则,审级制度和审判组织四方面内容,并以此为基础,带领学生观看了一场“失火罪”的庭审直播,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刑事审判相关知识,直观感受庭审现场,司法公平正义、程序正当得到彰显,有利于促进学生树立法律意识、提高法治素养。
此次实践教学活动打破传统课堂的时空限制,打造“双课堂”教学,充分整合教学资源,聚焦高效课堂,形式新颖、内容深刻、覆盖面广,让现实课堂与虚拟课堂优势互补,深化了课程改革,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、感染力和体验感,同时促进学生立大志、明大德、成大才、担大任,加强道德养成,培养法治精神,树立正确的道德观、法治观,争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。
普专语文教育21级1班肖亚宣:“通过观看高颐阙直播,了解到高颐的生平、高颐阙的历史故事以及中华传统美德——‘孝’的知识,深刻感到‘百善孝为先,有孝才有德’;通过观看庭审直播,了解刑事审判的程序,增加了对程序正义的认识,深刻感到大学生要学法、知法、守法、懂法、用法,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、自觉遵守者、坚定捍卫者。”
普专临床医学21级1班赵洪:“本次实践以线上加线下的形式进行,以思政课教师的讲授为主导,以讲解高颐阙、观看庭审直播为线索,活动形式新颖、内容丰富,让我们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中感受到传统美德的力量,在司法案件的审理中感受到公平正义,相信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,我们会更好地内化于心,外化于行,做新时代光明青年、有为青年。”